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怎么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不需要计提折旧或摊销,而是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是不计提折旧或摊销的。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后,不会计算减值准备,也不会计提折旧。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基于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投资性房地产,是通过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三个步骤来完成的。在初始计量阶段,企业必须确保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可以持续可靠取得,且在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后,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应采用此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按照其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时,按照原计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如果存在原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有什么不...
1、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每个月会计提折旧,不会有大的波动,除非收益当月有变动,比较稳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月末公允价值体现在账面上,如果公允价值波动很大,每个月的变化都不一样,不稳定。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能使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更加及时,客观地反映市场的公允价值,风险较大,当然收益也大。房地产市场繁荣时,可以增加当期利润,萧条时,利润会大幅下降。同时,因为会计与税法处理存在差异。
3、公允价值模式下,报表更美观,但无现金流,提供审计时的公允价值变动资料。会计准则要求一旦确定计量模式,不得随意更改。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应视为会计政策变更。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可转回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要求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能够合理估计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对其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几种模式计量
1、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后续计量时,需遵循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的原则,不得同时应用两种计量模式。这意味着,一旦企业选择了一种计量方式,其对于所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均需采用此模式。这种单一性规定旨在维护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2、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在成本模式下。
3、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主要分为两种: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之后按照成本减去累计折旧(或摊销)后的余额计量。公允价值模式下,则应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之后按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
4、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有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即不得对一部分投资性房地产_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对另一部分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是什么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有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即不得对一部分投资性房地产_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对另一部分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只有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才允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企业应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的类别和项目进行相应的核算。
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本准则第十条规定的除外。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本准则第十条规定的除外。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建筑物的后续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账务处理主要涉及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具体账务处理如下: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遵循以下会计处理规定。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区别是什么...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后续支出、计量以及处置方式上。成本模式下,对于改扩建、改良或装修支出,先转入在建,发生支出时计入投资性房地产-在建,完成后调整至投资性房地产。折旧或摊销按月计提,减值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减值金额不可转回。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理不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属于非日常活动,计入营业外收支,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通过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进行核算。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每个月会计提折旧,不会有大的波动,除非收益当月有变动,比较稳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月末公允价值体现在账面上,如果公允价值波动很大,每个月的变化都不一样,不稳定。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是,同一企业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从定义来看,企业通常营地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初始计量 成本法下,会计的核算科目为“投资性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