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变更(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变更和转换的区别)

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为什么调留存收益

1、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从成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故应当追溯调整。调整留存收益就是在进行追溯调整,也就是说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话,后续计量会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原来却采用的是成本法是没有进行确认的。

2、假设某投资性房地产价值为100,按照公允模式计量,一年后公允价值110,两年后公允价值120,连续的公允升值20分别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损益类科目,最终计入了留存收益科目。同样如果按照成本模式计量的,然后用公允模式计量的,同样两年升值了20。

3、信息披露、市场价值变动。公允价值模式要求项目报告期间披露项目的公允价值,这使得投资者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项目的价值和盈利能力。留存收益的调整能够增加透明度,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的价值会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化。为了反映这种价值变动,需要对留存收益进行调整。

4、这是会计政策变更,损益调整留存收益。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核算方法调节利润。和自用房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一样,避免公允和账面差额过大直接影响利润。

5、因为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是作为会计政策变更的,所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6、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从成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故应当追溯调整。

企业可以根据情况,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在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之间...

1、【解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只能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不能由公允价值模式转换为成本模式。

2、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也就是说,投资性房地产准则适当引入公允价值模式,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3、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2)成本模式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但公允价值模式不得转为成本模式。(3)企业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要统一;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变更

1、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中级会计考试中《中级会计实务》的重要知识点,计量分为成本模式下和公允价值模式下,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2、【答案】:B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3、【答案】:A、C、D 选项B,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留存收益,即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答案】:CD 选项A,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变更时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选项B,投资性房地产不得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因此选项AB不正确。

投资房地产的两种计量模式和转换要点?

取得时,按照取得方式确认投资兴房地产,其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持有期间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但在资产负债表日要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转换成本模式:科目对转,没有成本损益。公允价值模式:投资转自用:借贷差额都进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自用转投资:借方差额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贷方差额与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成本模式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是一样。公允价值模式多一步其他综合收益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投资收益。

该模式有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成本计量是指以购买或建造投资性房地产时所发生的成本作为其计量基础,这种方式相对简单,适用于长期持有且没有计划出售的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会按照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折旧或摊销后的账面价值进行报表披露。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有两种:采用成本模式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从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书上...

1、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要进行追溯调整,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可以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但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能转为成本模式。

3、【答案】:B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4、【答案】:A、C、D 选项B,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留存收益,即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怎么计量

1、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不需要计提折旧或摊销,而是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企业应具备确凿证据,证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这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基本前提。 一旦企业选择使用公允价值模式,就必须对其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持续采用该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一条规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余额。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甲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公允价值模式对其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在2009年7月1日,甲公司确认了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账户500万元,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500万元。